美 國
美國地域大,多元化發展,預應力預制構件應用廣。美國裝配式住宅盛行于20世紀70年代。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工業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臺一系列嚴格的行業規范標準,一直沿用至今。除注重質量,美國現在的裝配式住宅更加注重美觀、舒適性及個性化。據美國工業化住宅協會統計,2001年,美國的裝配式住宅已經達到了1000萬套,占美國住宅總量的7%。在美國大城市住宅的結構類型以混凝土裝配式和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為主,在小城鎮多以輕鋼結構、木結構住宅體系為主。美國住宅用構件和部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程度很高,幾乎達到100%。用戶可通過產品目錄買到所需的產品。這些構件結構性能好,有很大通用性,也易于機械化生產。
德 國
德國的裝配式住宅主要采取疊合板、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采用構件裝配式與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較好。德國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最快的國家,近幾年更是提出發展零能耗的被動式建筑。從大幅度的節能到被動式建筑,德國都采取了裝配式住宅來實施,裝配式住宅與節能標準相互之間充分融合。形成強大的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鏈: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研發提供技術支持,建筑、結構、水暖電協作配套,施工企業與機械設備供應商合作密切,機械設備、材料和物流先進,擺脫了固定模數尺寸限制。
日 本
日本于1968年就提出了裝配式住宅的概念。1990年推出采用部件化、工業化生產方式、高生產效率、住宅內部結構可變、適應居民多種不同需求的中高層住宅生產體系。在推進規?;彤a業化結構調整進程中,日本住宅產業經歷了從標準化、多樣化、工業化到集約化、信息化的不斷演變和完善過程。日本政府強有力的干預和支持對住宅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立法來確保預制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堅持技術創新,制定了一系列住宅建設工業化的方針、政策,建立統一的模數標準,化解了標準化、大批量生產和住宅多樣化之間的矛盾。
英 國
英國選擇發展鋼結構的道路,新建項目鋼結構占70%。鋼結構建筑、模塊化建筑,新建占比70%以上,形成了從設計、制作到供應的成套技術及有效的供應鏈管理。
法 國
法國選擇走預制混凝土結構的道路,1959年~1970年起步,1980年后漸成體系,絕大多數為預制混凝土構造體系,尺寸模數化、構件標準化,少量采用鋼結構和木結構,裝配式連接多采用焊接和螺栓連接。
丹 麥
丹麥建筑產業化發達,產業鏈完整。以混凝土結構為主,受法國影響,強制要求設計模數化。預制構件產業發達,結構、門窗、廚衛等構件標準化,裝配式大板結構、箱式模塊結構等。
瑞 典
瑞典以木結構建筑為主,裝配式木結構產業鏈極其完整和發達。發展歷史上百年,涵蓋低層、多層甚至高層,90%的房屋為木結構建筑。
加拿大
加拿大建筑較多采用剪力墻+空心樓板,嚴寒地區混凝土裝配化率高。類似美國,構件通用性高,大城市多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小鎮多為鋼或鋼-木結構,6度以下地區采用全預制混凝土結構(含高層)。
新加坡
新加坡裝配式建筑以剪力墻結構為主。該國80%的住宅由政府建造,組屋項目強制裝配化,裝配率達到70%,大部分為塔式或板式混凝土多高層建筑, 裝配式施工技術主要應用于組屋建設。(中國建設報)